俞敏洪“TO B試水”OK智慧教育創始人稱變現不急
“在5、6年中間我們做了很多的實驗,有失敗的,有成功的,但無一例外都是一個目標,即如何讓教育更加智能,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以及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容易,如何讓老師教得更容易。”12月5日,在第六屆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
2014年是智慧教育元年,也是新東方OK智慧教育正式成立。據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云海介紹,OK智慧教育是承載了新東方TO B業務的布局。
布局AI+教育
俞敏洪在AI+教育領域的布局,源起于2009年優能中學UMS教學管理系統。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2013年,受上海市政府委托,新東方為上海全市中小學生研發了學習系統,并通過了上海市發改委的驗收。于是2014年,瞄準AI技術對教育的推動作用,新東方于內部孵化出OK智慧教育。
“把公司做大就需要科技,教育往科技方向走變成了一個必然趨勢,多年前新東方決策層沒有一個理工科,基本都是搞文科的,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是有情懷沒技術,今天的新東方,總裁辦公會七個人,已經有一半是有技術背景的,也就說都是在大學就進入理科和工程領域進行訓練的,在計算機領域摸爬滾打的人,這就看到這兩者(教育與技術)的結合,用這個例子表明一個道理,只有把教育者和技術者結合在一起,讓搞技術的人懂得教育,讓搞教育的人懂得技術,智慧教育這件事情才能夠真正發生。”俞敏洪對技術的重視從他的多次公開發言中可以窺見。
據悉,目前OK智慧教育已經獨立,賈云海表示,OK智慧教育從新東方內部獨立出來,是為了給OK智慧教育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創新,先把服務做精做細。
賈云海將OK智慧教育定義為具有新東方基因的公司,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科技公司。“我們是AI公司,但是我們是教育+AI,而不是AI+教育,不是外面的‘野蠻人’來敲教育的門,是教育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解決教育中的難題。”
俞敏洪推出OK智慧教育的目的則是減負與教育均衡。俞敏洪認為,教育減負需要把技術和教育深度結合起來,讓教育更加智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讓學生學得更容易,讓老師教得更容易。新東方在探索智慧教育的過程中,這個目標從來沒有變過,變的只是方式,大數據、AI技術與教育的結合變成了一個核心競爭力。
“技術的確能解決教育端的痛點,比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教育減負,以及實現優質資源的流轉,讓教育更均衡。但這只是第一步,并不是最終目的,否則AI只會成為新式的題海工具;智慧教育的關鍵是在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的同時幫助他們養成智慧學習方式,讓學生喜歡上學習,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俞敏洪表示。
不急于商業變現
AI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下沉是教育行業的“新課題”。
眾所周知,AI的核心在于數據支持,但目前大量行業本身數據積累不足,即便有數據也是凌亂且缺乏標簽化。教育+AI同樣如此,要構建學生的數據畫像,才能在教學中進行因材施教,而在教育行業,目前數據還并不完備,這也是教育+AI發展中的首先要突破的路障。
賈云海在接受《華夏時報》等在內的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6年時間,OK智慧教育開放平臺與1000多所公辦學校常態化合作。此外,OK學習機能夠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和學習數據,基于數據了解學生學情,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篩選內容,找到學生不會的知識點,并基于這個不會的知識點為學生推送適配的內容,幫助孩子減輕了學習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本次大會上,OK智慧教育與來自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山東省臨沂市高新區、陜西省榆林市高新區、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共6個地區的教育體育局代表,及36個城市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共建智慧教育城市”簽約儀式。
賈云海還表示,在平臺上的數據是孩子的行為、知識畫像,通過四年級到高三的大量數據積累分析,目前平臺預測一名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接受程度越來越準確。
而就變現問題,賈云海表示,到目前為止,OK智慧教育還沒有通過AI去變現,而是通過AI去服務。
“做教育要慢不是快,知道對方需求然后就希望對方掏錢,但后面提供的內容、服務不匹配,流量過了一遍,孩子的真正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消費者在網上‘用腳投票’就壓根不會抬腳,所以(不應該)變現的太早,太多的利用AI的數據去商業變現。”賈云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