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互聯網+教育” 我區深入探索讓智慧引領教育現代化
“自從有了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我們就能把細節和步驟修改得更加詳細,不斷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和興趣。”10月31日,民主鎮中心校教師黃星星說。
黃星星口中的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是我區建設“智慧教育”助力教育現代化的成果。近年來,我區利用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創建和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契機,積極發展“互聯網 教育”,不斷提升全區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支撐能力,全區學校均實現了“多媒體化”,南川三中、書院中學等學校基本實現了“網絡化”和“數字化”。
夯實“智慧教育”硬件基礎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服務等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如今,不論是城區的中小學還是偏遠山區的學校,每間教室都按照標準配備了電視機、計算機、投影儀、電子白板等教育信息技術裝備。
近年來,我區著力完善“智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區中小學配備投影機、計算機等電子教學設施,提供豐富多彩的輔助教學工具,營造新型交互式教學演示環境。
“交互式教學設備能幫助老師把要教授的知識更加具體地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鳴玉鎮中心校教師陳瓊說。
近3年,我區累計投入5200余萬元用于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裝備,全區中小學全部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教學多媒體設備配備率達100%,并配備計算機網絡教室1378間、學生電腦6361臺、教師專用筆記本電腦4615臺,基本實現校校“裝備標準化、管理規范化”。
完善“智慧教育”管理機制
在全區教師的手機里,都有一個共同的軟件——釘釘。這是我區為了更好地管理教師系統,推進教育系統數字化轉型而推廣使用的辦公平臺,并將其作為我區教育系統政務工作的重要途徑。
“釘釘”是阿里巴巴旗下一款智慧移動辦公平臺,具有OA辦公自動化、網絡化、無紙化、管理扁平化、智慧化等優點,不但可以實現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管理間的高度整合,還可建立起基于阿里“釘釘”的智慧教學管理平臺,解決家校溝通、教學管理、教務管理等困難。
同時,搭建南川區智慧教育平臺,并充分運用“渝教云”智慧教育平臺,推動全區教育信息系統數據、用戶、應用、業務和服務集成,實現國家、市、區、學校四級教育管理信息數據匯聚融通。
不僅如此,為了推進“智慧教育”管理,我區出臺了《教育裝備目標考核方案》,針對每個學校實行過程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考核模式,加強智慧教育裝備管理應用工作。5月13日~24日,我區特組織20人的教育裝備專家考核組,分別對全區64所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管理進行了全面考核和對學校學生實驗操作進行了現場抽測,同時將考核結果按照10%的權重記入學校年度目標考核成績。
此外,我區還制定《南川區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智慧校園建設示范學校創建工作計劃(2018-2020年)》,統籌指導全區智慧教育推進工作,目前已經成功創建重慶市智慧校園示范學校3所。
提升“智慧教育”教師素養
智慧教育使教師和學生在獲取知識方面是平等的,教師成為資源的“把關者”和“創建者”、學習環境的“構建者”、教學效果的“評價者”以及智慧教育的“探究者”。這也對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學科素養、整合能力、設計創新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此,我們通過對教師進行翻轉課堂、慕課、人工智能、創客教育、3D打印、STEAM教育、游戲化教學等集中培訓、曬課比賽、示范引領等方式,全覆蓋實現教師網絡學習空間,提升智慧教育教師的素養和能力。”區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主任符全喜說。
今年上半年,我區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上傳實錄課堂,進行評比,最終我區獲市級優課82節、部級優課13節;組織教師參加教育部舉行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中,合格率達100%;組織南川中學、隆化職中、隆化一小對所承擔的《基于互聯網 開展中小學創客教育途徑與方法研究》開展結題工作,現已順利結題。
同時,我區還豐富智慧課程內容,開設中小學編程教育、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加快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教學環境建設,運用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開展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常規應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已將編程教育納入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