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尬聊馬斯克:關于AI、移民火星和拯救地球
馬云對馬斯克的火星勇氣大加贊賞。馬云說,人類需要像馬斯克這樣的火星英雄,但“更需要”保護當前人類的英雄。
文丨楊健楷 編輯丨張麗娟 來源丨投中網旗下CV智識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8月29日-31日在上海召開,大會的重頭戲之一便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阿里董事局主席馬云與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在開幕式上上演“雙馬對話”。
“雙馬”對談AI,乍聽起來有種莫名的新鮮感。
馬云創建的阿里巴巴起于電商,馬斯克創建的特斯拉起于電動汽車。就傳統的印象而言,當想到阿里巴巴,電商總要多于人工智能;當想到特斯拉,電動車總要多于人工智能。單單就人工智能而言,阿里巴巴和特斯拉之名似乎比不上他們在國內的同行。
但是就未來的經濟而言,“雙馬”無疑是中美兩國想象力最為天馬行空、商業戰略最具前瞻性的商業領袖。
“雙馬”所代表的新興商業形態,正在被AI急劇地改造,或者說,他們兩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AI,以讓他們所開創的事業能夠因循、放大、并助推AI時代的紅利。但在他們享受到了AI時代紅利的同時,技術雙刃劍中傷人的那一面開始顯現。
同時邀請到“雙馬”對談,或是主辦方刻意為之,或是偶然所成。但不管組局的人怎么想,這個局在冥冥中正好契合了馬云和馬斯克各自的心思。“雙馬”當面論道,向全球、尤其是中美兩國講而述之,或許是兩者心底之愿。
“雙馬”究竟講了啥?
“雙馬”精彩碰撞
馬云和馬斯克雙雙上臺后,大會現場的大屏幕上,給出了一些關鍵詞,兩人直接就自己感興趣的關鍵詞進行了一場即興“關鍵詞”對話。
“雙馬”首先對談AI,頗有相互打氣的意思。馬斯克直接問馬云,在中文里AI是不是指的是愛這個意思?
隨后,提及自己對AI的認知上,馬云表示,人們需對自己有更多自信,他并不認為AI是“恐怖的東西”。
馬斯克認為,計算機的優勢在于速度,人的優勢在于認知。目前人工智能的表現驚人,未來科技的發展速度可能會超過人類的文明史,由此對人類生活產生潛在的威脅。
有意思的一點是,特斯拉官方微信號前幾天征求人們的關注議題,有人留言稱想問一些關于火星的問題,這回馬云真問到了關于火星的事情。
馬云問馬斯克,是否對火星好奇。馬斯克表示,人類不能保證對未來保持連續感知,我們也不能確認外星人是否存在,但我們可以通過提升自身感知的方式,窮宇宙之奧秘。抓住了未來感知,我們就有可能移民到火星去生活。
馬云對馬斯克的火星勇氣大加贊賞。馬云說,人類需要像馬斯克這樣的火星英雄,但“更需要”保護當前人類的英雄。
馬云說,他身邊有很多人在盡力滿足地球人的生活發展。我們需要對未來負責,關注現在的生活,用AI的手段改造地球的同時,人們的生活品質會隨之提高。總結起來,就是改造外部生活環境,從而正面影響人類生活。
接著,馬斯克接過馬云的話茬,說他絕對支持發展我們現有的地球文明,但利用1%的資源投入到多星系生活也是值得的。在改善人類生活上面,馬斯克更加直接,他認為除了改善環境,如果人類要想活得更長,就需要改變DNA結構。
在AI對就業的影響上面,馬云認為,AI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們一周工作三天就可以了,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馬斯克則認為,人工智能會使工作失去意義,可能最后存在的工作就是AI程序員。在未來,從事人與人交流、工程學和藝術方面的工作會更受青睞。
在AI對教育的影響上,馬云認為,人類的根本智慧無法模仿,我們要有信心。但是,教育方式需要變得更具創新性、建設性和興趣導向。馬斯克認為,我們可以通過AI去創造新的教育方式,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這與其“讓人成為AI”的觀點不謀而合。
縱觀“雙馬”對話,兩人針鋒相對有之,互為補充有之。總的來說,馬云和馬斯克行走在一條AI主干道上,關于AI道德的話題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不過應用場景和技術路徑各有不同。為什么“雙馬”會形成不同的AI價值觀?這得回歸到兩人背后的AI商業版圖